
时间:2022-08-23 12:19:30 来源:网络 点击数:133039
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历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它成功的帮助人们解放了思想,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前进脚步。作为戊戌变法的倡导者,戊戌六公子的结局也不尽相同,今天我们要说的人就是戊戌六公子之一的谭嗣同。
谭嗣同从小生活在宦官之家,父母对于他的教育也是格外重视,先后为他请了很多的名师指导,五岁那年的谭嗣同差点因为一场重病就失去生命,但好在命大,最后有惊无险,10岁这年,谭嗣同认识了真正改变他命运的人,这个人就是欧阳中鹄,那个时候的他第一次接触到爱国主义思想,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走上了变法的道路。
受新思想的熏陶,谭嗣同深深明白,只有通过变法,才能真正改变这个这个社会,于是他便开始在当地倡导新学,1895年,中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让谭嗣同、康有为等人再也坐不住了,他们来到京城结识了梁启超、翁同等其他人。
1897年,谭嗣同与唐才常在江标等人的支持下,在湖南开始办起来时务学堂,将这些爱国主义思想传递给学生们,此时远在京城的光绪皇帝也意识到了这点,于是就对外宣布变法,谭嗣同在徐致靖的推荐下来到京城面见皇上。
光绪皇帝与谭嗣同等人一见如故,几人便开始筹划着戊戌变法的事情,就在他们准备大展宏图之时,掌握实权的慈禧太后直接阻止,这场变法直接影响到了以慈禧为首的旧贵族的根本利益,就这样历时103天的戊戌变法宣告失败。光绪皇帝被慈禧囚禁起来,戊戌六公子也被逮捕。
此时的谭嗣同早已自身难保,可他依旧在想尽各种办法营救光绪,在一次次计划失败之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逃往日本、欧美等地,众人纷纷劝说谭嗣同先离开这里,但铁了心的谭嗣同坚决表示,各国在变法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的牺牲,如果说我们的变法也注定要有牺牲,那从让他做第一个吧。
作为妻子的李闰,面对牢狱中的丈夫,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李闰与谭嗣同的婚姻虽然是父母包办的,但两人却情投意合,生活过的也是非常惬意,婚后的李闰很支持丈夫的事业,对于他所传授的变法也非常认同。
为了能够见到狱中的丈夫,李闰通过关系收买了当时看管谭嗣同的狱卒,两人这才艰难的见了一面,看着身陷囹圄的丈夫,李闰失声痛哭,她告诉丈夫:这辈子我与你志趣相同,对于你的事业我亦支持,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与你共同的孩子。谭嗣同则表示:我的愿望就是彻底打翻这个黑暗的社会,如果不能完成变法,那么多一个孩子也就意味着多一个奴隶。能够为变法牺牲自己的生命,他此生无憾。
1989年9月28日,作为戊戌变法的倡导人,谭嗣同等人被押往宣武门外的菜市口,众多昔日好友赶来相送,年仅33岁的谭嗣同英勇就义,在他死后,妻子李闰将名字更改为“臾生”,继续带着丈夫生前的遗志生活,在辛亥革命之后,李闰被任命为浏阳女子学校的名誉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