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化资讯
郑锦|一代画坛宗师,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开创者

时间:2023-04-23 18:16:27 来源:艺境 点击数:242523

郑锦是谁?对于很多人来讲,可谓是既熟悉而又陌生。因为只知其名,而少见其作。他是国立北京美术学校第一任校长,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开创者。

从最早筹备到担任北京美术学校第一任校长,郑锦掌校近八年,从中等美术教育,到添设高等部,再到专门制,郑锦满腔热血、筚路蓝缕、孜孜以求,努力建构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雏形。

郑锦:(1883—1959年)又名瑞锦,字褧裳,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雍陌乡人,是中国近代绘画史上著名的艺术教育家和画家。工画人物,尤喜画古装仕女,精雅秀逸,合日法与中法于一炉。

1896年,时年13岁的郑锦,跟随姐姐东渡日本,开始了他18年的留学生涯。到达横滨后,郑锦一面就读日本的学校,同时也入读当地的华侨学校“大同学校”学习中文。

四年后,当他在该校以优异成绩毕业时。以这张作品参选日本级别最高的美术殿堂——文部省美术展。这是中国人有史以来第一次入选的作品。

与此同时,陈树人、鲍少游、高剑父、高奇峰等人都陆续到了日本留学美术。正因如此,这几位画坛的前辈在互相交流、互相勉励、取长补短中创立了中国画坛名重一时、历久犹新的“岭南画派”。

郑锦是一位禀赋优秀、富有才情的画家,在将中国工笔绘画传统和日本近代绘画技巧相结合的方法上走出了自己的道路,他擅作人物,长于花鸟,用笔精妙,设色清丽,许多作品传达了对生活的憧憬和对人性的赞美,让人透过画面看到他朴素的情怀和向往美好的心灵。

郑锦与家人在北京宫门口

1917年10月蔡元培建议成立“国立专门美术学校”的建议得到教育部批准,从此揭开了我国国立美术教育的历史。经梁启超先生举荐,留日归来的郑锦受教育部之命,担起筹办“国家美术教育”的使命,成为“国立美术教育”重要开创者。

郑锦在“美专”任校长八年,直到解放后该校改名为“中央美术学院”为止,是历任校长中任期最长的一位。在这段时间,学校在郑锦的领导下,培养了像刘开渠、李苦禅、李剑晨、常书鸿、王曼硕、雷圭元等一大批人材。

1924年9月。苏联人加拉罕阴谋煽动,在学生中挑起了学潮。加拉罕利用中国人“仇日”的心理,攻击郑锦的画是“日本文化侵略”的代表。在强大的威逼利诱下郑锦唯有辞职,以表愤慨。

辞去校长职务后,郑锦一家人搬到河北定县,他直接到占人口比例最大的农民中去,推广识字教育,扫除文盲,提高公民意识,推介政府各项政策措施;收集民间传统艺术民谣和年画,加以提高整理。中国第一本专为农民而编写的识字课本“千字文”,就在这时候诞生的。课本中四千多张插图,就出自郑锦的双手。

抗战爆发后,原本于定县安心平民教育的郑锦转至其故乡广东中山,择“适宜平民教育”之地,继续其平民美术与平民教育。然战火燃及南国,四年的流离令其难以安身。此时民族危难,其画作蕴含浓厚的民族情感。中山沦陷前夕,郑锦携家人移居澳门,身心投入自己的绘画世界。

在抗战8年中,郑锦拒绝了某些好心人的登门拜访。以他在日本生活学习近20年,精通日文,与汪家又有姻亲关系。只要点点头,日伪的大官自然唾手可得,锦衣玉食不在话下。然而,郑锦拒绝了来自各方引诱与威胁,甘于淡薄,宁愿三餐不继,也要坚持高贵的民族气节。

郑锦与鲍少游等合影 1941年

抗战胜利后,奋笔而成《春回大地》,民族情怀跃然丹青。然其平民教育初心难移,再返中山,依旧波折。

1949年,他辞退一切职务,回到澳门调养身体。闲时以作画自娱,以他山之玉,复研国画之精华,融会贯通,寓民族思想于其特有风格,身边的人、山、花、飞鸟、走禽,皆自然入画,净雅天成。偶然会卖出一两张画,以补日常开支。

1959年3月28日,一代画坛宗师郑锦,因哮喘病发作,在澳门与世长辞。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及视频)为创作者平台"快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