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化名人
清朝末代状元刘春霖 在民国时的际遇怎么样?

时间:2021-06-22 11:26:42 来源:武品文史 点击数:124301

引读:刘春霖,中国科举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他平凡而又波澜的一生,如同封建社会一样,既精彩,又无奈。这位清末的读书人,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苦读,好不容易考中状元,屁股还没坐热,就被革命的热浪掀翻在地。

那么人们也不禁感到好奇,在新旧交替的时代,这位旧时代的状元,是如何适应新时代的生活的,他在民国又有着怎样的待遇?人们还会认可他这个清朝的状元吗?

终身禁考

刘春霖,字润琴,少年时大家都这么叫他。他和袁世凯以及洪秀全一样,也出自一个世代耕读的家庭。因为家穷,父母不得将润琴送回老家,由舅舅抚养。而夫妻二人则拼命赚钱往家里寄,不为别的,就为能让润琴有更好的学习环境。

好在穷人家的孩子懂事早,润琴在8岁的时候就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进入私塾之后,更是让老师都为之震惊。一个8岁的孩子,就可以出口成章,和大人品评天下大事。当时老师就断定,这个娃娃将来前途无限。

时间过得很快,经过了十余载的寒窗苦读,润琴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了,一家人都满怀期盼,希望孩子可以高中。然而一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一般袭来。

原来官府查出润琴的父母属于贱民,因此润琴不具备考试的资格。

为什么说润琴的父母是贱民呢?根据古代科举制度规定,家中三代之中有人从事仵作、皂隶、仆人、妓女等职业的后代,就属于“下九流”的贱民。

润琴的父亲就是皂隶,而母亲则在大户人家做仆人,所以润琴一辈子都没有参加科举的机会。

作为耕读世家,润琴的父母何尝不知自己的工作会拖累孩子,所以他们才跑到外地去做,但最后还是被查了出来。现在孩子无法参加科举,后悔也晚了。

润琴一听自己一辈子无法参加科举,顿时心灰意冷,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苦读十余载,最后竟成空?

现在的我们或许体会不到润琴的绝望,科举是古代读书人唯一的信念和希望,当希望之火永远熄灭之后,人的精神信念也就随之崩溃。

此后父母一边想办法来弥补过错,一边鼓励润琴振作起来,若是能找到保举之人,这件科举的事情还是有转机的。

但润琴明白,能保举贱民参加科举的人,都是达官贵人,他们这种社会底层的人,谁会保举他?

润琴也就不再奢望,于是他整日与书画作伴,没事就练字,再也没了往日的心气。

图:刘春霖殿试试卷

柳暗花明

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之后父母通过关系认识了一位名叫胡光签的乡绅。在这位乡绅的保举下,润琴有了进入保定莲池书院学习的机会。

莲池书院存在的意义,就是为科举考试而服务。换句话说,只要能进入这家书院,那么就具备了考试的资格。

就这样,润琴又在书院中学习了10年,直到他32岁的时候,才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不仅考中进士,还在殿试中被点为了状元。

润琴是幸运的,因为大清朝在新思想的侵蚀之下,做出了改革性的变革,而其中有一项就是废除科举制度。这件事发生在1905年,也就是润琴成为状元的第二年。换句话说,刘春霖是中国历史上的末代状元,你说他是不是很幸运?

不过润琴又是不幸的,科举制度的废除,也是清朝灭亡的前戏。润琴喜获状元后的第八年,大清朝也灭亡了。

此时的润琴该何去何从呢?

新的契机

民国建立的时候,润琴其实已经有了飞跃式的进步。因为在他考中状元之后,就被清朝派往日本学习先进的思想和知识。虽然后来大清朝灭亡了,但是他学会了一身的本领。

他对封建社会以及共和社会有着深刻的认识和见解,所以民国成立以后,润琴被当成正面教材,得到了袁世凯的重用。

当然,袁世凯赏识润琴,还因为润琴的书法是真的好。

我们都知道袁世凯写得一手好字,尤其是楷书。而润琴在书法界,有“大楷学真卿、小楷学春霖”之说,甚至现代的书法家们学习小楷,都使用润琴流传下来的临摹样本。

所以无论从兴趣爱好,还是政治意见,润琴和袁世凯都有许多共同话题。

袁世凯因病去世后,润琴依靠之前打下来的基础,也是得到了后来几任总统的重用,甚至还让其担任总统秘书厅的厅长。

或许许多人都想不到,反对封建,反对旧时代的民国政府,竟然对清朝的这位状元格外的照顾。所给予的待遇,也是同时期其他清朝旧臣所不及的。

图:刘春霖墨宝

爱国志士

不过润琴是个爱国之人,当他得知溥仪竟然投靠日本人的时候,他非常生气,甚至愤然辞官。到了“7.7”事变爆发后,日本人看中了润琴的威望,多次拉拢,却遭到了润琴的严词拒绝。

恼怒的日本人就派人到润琴的家中抢掠,润琴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多年的收藏被抢走,气急攻心晕倒在地。

7年后,已经72岁的润琴突发疾病,在家中去世。

而当年日本人抢走的墨宝和藏品,基本都流落到了国外,至今美国弗利尔美术馆中,还收藏了许多刘春霖的作品。

这无疑是一大遗憾。

参考资料:《清史稿》、《民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