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头条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其他>>文化头条
“青衣”的社会地位演变史

时间:2022-08-22 17:40:07 来源:现代出版社 点击数:113013

《霸王别姬》图

“青衣”一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但并非我们现在常用的含义。根据古代文献记载,“青衣”一词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青衣”曾是天子帝王、王后宫妃的皇家穿着

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书《礼记·月令》里,曾经明确记载了“青衣”三次。

第一次,写孟春。“孟春之月,日在营室。……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路,驾苍龙,载青旗,衣青衣,服仓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

第二次,写仲春。“仲春之月,……天子居青阳大庙,乘鸾路,驾苍龙,载青旗,衣青衣,服仓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

第三次,写季春。“季春之月,……天子居青阳石个,乘鸾路,驾苍龙,载青旗,衣青衣,服仓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

这三次出现“青衣”都是写天子在春天里的着装。《礼记·月令》所记载的五色与五行相对应,在不同季节穿不同颜色的衣服。因此,在春季,天子穿青色衣服以顺应天时。到了“孟夏之月”,则“天子居明堂左个,乘朱路,驾赤骝,载赤旗,衣朱衣,服赤玉。食菽与鸡,其器高以粗”。意思是,天子春季穿青衣,夏季穿朱衣,秋季穿白衣,冬季则穿黑衣。

清 御笔平定台湾二十功臣像赞(局部)

此图展示了清代王公重臣着朝服的形象

春季天子必须着青衣,而百官只有在天子恩赐的时候才能穿青衣。例如,《东观汉记·礼志》:“章帝行幸,敕立春之日,京都百官皆衣青衣,令史皆服青帻。”跟着天子在立春之日出行,百官可以穿青衣。

青色成为官服色,“青衣”只代指低级官吏

随着时代的变迁,穿着青衣者的地位开始出现变化。从天子的春季之服,神圣庄严的祭祀之服,到朝服公服、低品级官服,再到书生、百姓的服装颜色,青衣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北周时期,开始出现“品色衣”。据《隋书》卷一《礼仪志六》记载:“大象二年下诏,天台近侍及宿卫之官,皆着五色衣,以锦、绮、缋、绣为缘,名曰品色衣。”

到了隋朝,官服的颜色从五色当中选取了红色和青色两种正色,而不再使用黑、白、黄三种颜色,因为当时黑、白两色已经成为祭服的颜色。例如,《礼记·玉藻》记载,“天子玄端而朝日于东门之外”“诸侯玄端以祭”都是穿黑色。

据《仪礼·士丧礼》记载,“瑱用白纩,幎目用缁”是指导士丧父母自始死至出殡之间的礼仪,也是用黑、白两色。同时,黄色在隋朝是“中央之色”,仅能为皇帝专用。

因此,除去黑、白、黄这三种颜色,隋朝以后官服的颜色排序就基本为紫、绯、青、绿,而青色和绿色是较低职位官员的官服颜色。直到清朝,青色才成为所有官员的官服主色。

“青衣”在东汉时期代指地位低微人群

东汉时期,蔡邕写过一首著名的《青衣赋》,该赋宛如工笔画般描写了一位容貌出众、贤淑端庄的女子,寄托了对出身低微的青衣婢女的爱慕之情。

《青衣赋》中写这位女子的容貌,“盼倩淑丽,皓齿蛾眉。玄发光润,领如螬蛴。纵横接发,叶如低葵。修长冉冉,硕人其颀”,简直美得不可方物。

再写女子的穿着,“绮袖丹裳,蹑蹈丝扉”。由此可见,这位女子虽被称为“青衣”,但穿的却是红色系的衣服——“绮袖丹裳”。

然后,蔡邕又夸这位女子“盘跚蹴蹀,坐起低昂。和畅善笑,动扬朱唇。都冶武媚,卓跞多姿。精慧小心,趋事飞”。意思是,这位女子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也十分温婉得体。

最后,蔡邕甚至下了结论:“宜作夫人,为众女师。”然而,这段感情在现实里无法发展,因为这位女子的身份实在低微。

《青衣赋》开篇道:“金生砂砾,珠出蚌泥。叹兹窈窕,产于卑微。”指出赋文所描述的这位女子的社会地位处于底层。蔡邕描述完这位女子的诸多魅力之处,又直接哀叹:“伊何尔命,在此贱微。”

蔡邕以真挚的言辞追叙了一段恋情,并且爱恋这位女子已经到了“思尔念尔,惄焉且饥”的程度,就是“我思你念你啊,就像饥饿了一样痛苦”。然而,尽管这位女子让蔡邕如此动情,但阶层的不同却让他无法自由地发展和维持这段感情,只能徒唤奈何。由此可见,在东汉时期,“青衣”二字已经固化到下层百姓了。

在魏晋时期,朝廷规定百姓允许穿着的颜色就是绿、青、白三种颜色。据《渊鉴类函》记载:“士卒百工履色无过绿、青、白;奴婢履色无过纯绿。”

三国时期,曹操在《与太尉杨彪书》写道:“有心青衣二人,长奉左右。”此处的“青衣”指的是服侍左右的婢女。南朝梁费旭有一首《和肃记室春日有所思》写道:“芳树发春晖,蔡子望青衣。”这里的“青衣”指的也是女仆。

青色衣衫之所以为下层百姓所常穿,其根本在于廉价。 当时,在染布料的植物染料中,青色最为易得。 因为,染青色的一种蓼蓝草既适合在南方生长也适合在北方生长,很容易就能收集到。 用蓝草来染布衣,易着色,造价也低。 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是指用这种蓼蓝草制成染料染青布料。

南宋 佚名 盥手观花图

“青衣”亦是神鬼之服

在中国历史文化里,“青衣”有个特别的代指,就是神鬼。

“青衣”有时是指仙人的化身,如“白头青衣”是指仙人,而“青衣童子”则是神仙的使者。最早穿青衣的神仙,应该是出自《山海经》。据《山海经》记载:“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乡,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这个穿青衣的黄帝女魃帮助黄帝打败了蚩尤。

还有一个神仙也是穿青衣的,那就是蚕丛——青衣神。据说,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后,“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就是那时候蚕丛当上了蜀国的开国之君。蚕丛穿青衣,教百姓种桑养蚕,使蜀地经济发展起来,并创建了蜀国。蚕丛死后,蜀人感其德,奉蚕丛为“青衣神”,即蚕神。

“青衣”也常常是鬼的化身。中国的鬼怪小说中多见女鬼,而且这鬼也常常是要幻化为美女人形的。鬼故事多半是吓唬人的,借此用来警示“男人切莫贪恋女色”,以教育男人倘若起了歪心思定会受了鬼怪的欺骗而最后没有好下场。

当然,鬼故事中让鬼神穿青衣,概因青色之冷,因其缺乏阳气,自然有阴戾之色。

在现代色谱中,红、黄、蓝才是三原色,这三原色的配比不同,波长不同,因而组成了多彩斑斓的世界。但是,现代色谱与中国传统的五行五色说根本无法一一对应。

当黄、蓝配比各占一半形成青绿色的时候,让人联想到春天万物生长的草木之色,因此也给人生命力旺盛的感觉。但是,当蓝色比例加大,又加了红色配比之后,红、黄、蓝的组合就出现了更为深暗的黑色倾向,像夜晚一样阴沉晦暗。

这种深青色就给人以神秘、内敛、冷酷的心理感觉,而青色与鬼神这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就因为人的心理感觉相似而共通起来。于是,“青衣”也就成了通灵鬼神的意象。

“青衣”特指戏曲中的旦角

进入明清以后,由于黄梅戏、京剧等新的戏剧形式出现,“青衣”开始成为戏曲中正旦角色的代称,并逐渐成为专有名词。

在我国古典戏曲中,“青衣”是传统戏曲行当旦角中的一种。南方剧种称为正旦,北方剧种称为青衣。这个旦角的特色有二:一是在舞台上常常穿青褶子服装,或者即便是穿着宫衣也是穿着清雅的褶子裙;二是她们都是命运悲苦的角色——或者是贤妻良母被遗弃,或者是贞洁烈女——被称为“苦条子旦角”。

典型的“青衣”角色,如《霸王别姬》里的虞姬、《铡美案》里的秦香莲、《武家坡》里的王宝钏等。在这些戏曲里,女主人公都是命运苦寒但大胆抗争,要自己决定自己命运的形象。

明 仇英 揭钵图(局部)

这些青衣都具有中国传统妇女的美德:对父母孝顺、对孩子慈爱、对爱情忠贞不贰,并且极具牺牲精神。这些妇女的传统美德受到古代男权社会的认同和赞赏,因此这些妇女的美德在传统社会得到称颂,人们乐于在她们遇到不公时为其伸张正义。例如,《铡美案》中陈世美进京赶考,秦香莲在家乡侍奉公婆,养活一双儿女,后来遭遇旱灾、老人双亡,秦香莲走投无路进京寻夫却遭到拒绝,甚至差点被人暗杀。最终,在清官包拯的公断下复仇。《霸王别姬》中虞姬为了不成为楚霸王项羽的负担,决绝地选择乌江自刎。《武家坡》中王宝钏以相府之女的身份下嫁薛平贵,薛平贵征战西凉,王宝钏只好苦守寒窑。十八年后,王宝钏鸿雁传书,薛平贵赶回与王宝钏相认,最终薛平贵攻陷长安自立为王,并将王宝钏封为正宫娘娘。

由此,青衣也就逐渐有了正义凛然的庄严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