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21 23:47:00 来源:星球研究所 点击数:434068
特别提示
文末有 视频彩蛋
“没有一只候鸟会飞直线”
这看似无稽之谈
却道出了候鸟迁徙的残酷真相
道阻且长
即迁徙之路漫长而曲折
一路充满着生死考验
(“候鸟”是指在春秋两季沿着较稳定的路线,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来回迁徙的鸟类,全球约有1800多种候鸟;图为一只蒙古沙鸻[héng] Charadrius mongolus 的幼鸟在帕米尔高原海拔4800米的慕士塔格阿塔乔库,望着它将要开启的迁徙之路,摄影师@叶金)
▼
不仅如此
早从出生一刻开始
许多候鸟就面临着生死抉择
要么在冷酷无情中成长
要么在饥寒孱弱中夭折
(白枕鹤 Antigone vipio 每年的5-7月份会在西伯利亚东南部、蒙古东北部和中国东北部繁殖育雏,从10月开始南迁至长江下游的湿地以及福建、台湾和日本南部越冬;图中的幼鸟有着一身不同于成鸟的黄色羽毛,摄影师@孙华金)
▼
当熬过了成长的烦恼
叶落花黄,一阵秋凉
接踵而来的就是更加残酷的
迁徙之旅
(反嘴鹬[ yù ] Recurvirostra avosetta 分布在欧洲、西亚和中亚的温带地区,大部分冬季迁徙至非洲或亚洲南部,部分冬季停留在分布地区最温暖的区域,例如西班牙南部和英格兰南部。在中国大陆,主要分布于华北和华南等地,摄影师@孙华金)
▼
全球数百亿只候鸟
探索出
九大国际迁徙路线
其中的
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线
中亚、西太平洋迁徙线
西亚-东非迁徙线
过境中国
(全球主要的候鸟迁徙路线示意,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
这4条国际迁徙线
在国内又被重新洗牌
分成了
三大国内迁徙线
东线、中线、西线
(中国地区的候鸟迁徙路线示意,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
这是怎样的三条迁徙之路?
为什么年复一年地吸引着万千候鸟
前赴后继地冒死迁徙?
想了解这些问题
就请跟着星球研究所一起
随着候鸟们南下
一探究竟
01
东线 | 平坦富饶
东线
主要位于我国的东部沿海
这里地势低平、气候温润
是兼济天下的大粮仓
(东线经过的青岛市平度金家沟村的大片粮田,摄影师@金志伟)
▼
水草湿地、荻花芦海
江河湖海、岸林浅滩
这是让东线候鸟魂牵梦萦的绝色风景
也是令它们垂涎欲滴的理想远方
(请横屏观看;海南沿海地区的 红树林滩涂湿地 ,摄影师@谢墨)
▼
这里属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国际迁徙线
是所有迁徙路线中最拥挤的一条
每年吸引来超过5000万只候鸟
其中有全球范围的受威胁鸟类36种
几乎是其他所有迁徙线上的总和
(请横屏观看;丹东东港拥挤的鸻鹬类鸟群,摄影师@刘璐)
▼
这里百鸟争鸣
有身形修长、仙气飘飘的
鹤、鹳(guàn)和鹭等候鸟
(请左右滑动观看更多仙美大鸟;从左往右依次是丹顶鹤 Grus japonensis 、白鹤 Leucogeranus leucogeranus 、东方白鹳 Ciconia boyciana 、黑脸琵鹭 Platalea minor ,摄影师@孙华金、张春晓、朱润禄、孙华金)
▼
有体态敦实、憨态可掬的
雁鸭类候鸟
(请左右滑动观看;左右依次是中华秋沙鸭 Mergus squamatus 、豆雁 Anser fabalis ,摄影师@冯江、视觉中国)
▼
还有小巧伶俐、数量庞大的
鸻鹬类候鸟
(鹬鸟的魅力;依次是黑翅长脚鹬 Himantopus himantopus 、勺嘴鹬 Calidris pygmaea 、青岛胶州湾的鹬鸟群,摄影师@杨旭东、徐永春、王宁)
▼
东线候鸟的 北方家园
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和华北东部
以及俄罗斯和蒙古等国外北方地区
( 白鹤是我国东线上的代表性候鸟,是国际的极度濒危物种,国家I级保护动物;白鹤分东、中、西部三个种群,其中98%以上的白鹤位于东部种群,东部白鹤的繁殖地就位于俄罗斯境内;图为白鹤东部种群的迁徙路线示意,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
每年入秋之后
在日照和气温等环境因素的催促下
在皮质酮和催乳素等激素的刺激下
候鸟们开始疯狂进食
积累脂肪,增加肌肉
甚至有候鸟在迁徙前的体重能翻一番
(一只黑脸琵鹭在江苏盐城的黄海湿地中抓到一条大鱼,摄影师@孙华金)
▼
吃饱喝足,开始南下
得益于平坦富饶的自然条件
东线沿途遍布水草繁茂的湿地
这是候鸟的重要
停歇地
(3只丹顶鹤走在辽宁盘锦的红海滩上,这里大片的碱蓬草 Suaeda glauca 每年秋季会变成红色,远看十分漂亮,摄影师@王禹)
▼
由北往南
东线候鸟依次会路过
东北的扎龙、莫莫格等湿地
以及盘锦红海滩等沿岸滩涂
华东黄渤海沿岸的大丰等湿地
还有华南的红树林滩涂湿地
(请横屏继续观看辽宁盘锦红海滩,摄影师@周昫光)
▼
美景佳肴,相聚离别
如此东线对当年新生的候鸟而言
就像一次充满期待的毕业旅行
但只要经历过一次你就会发现
现实远非如此
(请横屏观看;辽宁营口海滩上的蒙古沙鸻鸟群,摄影师@刘璐)
▼
为了早日抵达目的地
候鸟们需要
日夜兼程
2021年9月28日
一只斑尾塍鹬
用10天时间飞越13000多公里
从阿拉斯加南下澳大利亚东海岸
刷新了候鸟的连续飞行纪录
(斑尾塍[chéng ] 鹬 Limosa lapponica ;图中的斑尾塍鹬的脚上带着研究人员为了研究其迁徙所使用的鸟类环志,摄影师@王禹)
▼
几天几夜的连续飞行
候鸟是怎么睡觉的呢?
它们的答案可能是
边飞边睡
( 研究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大军舰鸟 Fregata minor 发现, 它们在滑翔过程中会进行12秒左右的短暂睡眠,这样的睡眠时间1天中加起来总共42分钟左右,只有它们在陆地上睡眠时长的7.4%;图为大军舰鸟,左边是雌鸟,右边是雄鸟,来源@视觉中国)
▼
忍饥挨饿,彻夜飞行
候鸟的身体和精神都在经受究极考验
但情况还有更糟的
由于这些地区的自然条件优渥
很早就吸引来大量人类在此定居
因此东线也汇聚了众多大型人类都市区
例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
(广东大湾区的密集都市,摄影师@陈肖)
▼
人类都市
对候鸟迁徙影响巨大
许多鸟类是在夜间或黎明时分迁徙
它们需要借助星光和晨光来寻找方向
而都市中的人造光源就严重干扰了它们的迁徙
许多候鸟会把灯光当成黎明的光线
因而撞上建筑物或车辆
(都市霓虹背景中的燕隼 Falco subbuteo ,摄影师@徐永春)
▼
除此以外
快速发展的城市侵占了大量湿地
让途径的候鸟无处停歇休息
这对筋疲力尽的候鸟而言
无异于晴天霹雳
(一群赤麻鸭 Tadorna ferruginea 正飞过如山一般的巨大冷却塔,摄影师@邓国晖)
▼
好在如今人们慢慢意识到
停歇地对候鸟迁徙意义重大
越来越多人开始保护候鸟,关注候鸟
迁徙的候鸟即使在人类都市区
也开始找到一丝慰藉
(城市绿地中的鸟群,摄影师@徐江华)
▼
东线
尽管危机重重
好在这里平坦富饶
候鸟一路物资充沛、旅伴众多
相比而言,中线候鸟就没这么幸运了
中部地区海拔上升、山高谷深
没有海岸滩涂,更加危机四伏
02
中线 | 山高谷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