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探索发现
一个人对社交的热衷程度,大致与他的思想深度成反比

时间:2021-12-30 09:28:47 来源:凤凰网读书 点击数:311356

在这世上,真正具备价值的东西并不会受到人们的注意,受人注意的东西却往往缺乏价值。据此,对于一个具备自身价值的人来说,如果他懂得尽量减少自己的需求以保存或扩大自己的自由,尽量少与他的同类接触——因为这世上人是无法避免与其同类打交道的,那么,这个人也就具备了真正的人生智慧。

关于独处

叔本华

能够自得其乐,感觉到万物皆备于我,并可以说出这样的话: 我的拥有就在我身——这是构成幸福的最重要的内容。 因此,亚里士多德说过的一句话值得反复回味: 幸福属于那些容易感到满足的人 。 这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人除了依靠自身以外,无法有确切把握地依靠别人; 另一个原因则是社会给人所带来的困难和不便、烦恼和危险难以胜数,无法避免。

获取幸福的错误方法莫过于追求花天酒地的生活,原因就在于我们企图把悲惨的人生变成接连不断的快感、欢乐和享受。 这样,幻灭感就会接踵而至; 与这种生活必然伴随而至的还有人与人的相互撒谎和哄骗。

首先,生活在社交人群当中必然要求人们相互迁就和忍让; 因此,人们聚会的场面越大,就越容易变得枯燥乏味。 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 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 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 拘谨、掣肘不可避免地伴随着社交聚会。

©️Matt Black

社交聚会要求人们做出牺牲,而一个人越具备独特的个性,那他就越难做出这样的牺牲。 因此,一个人逃避、忍受抑或喜爱独处,是和这一个人自身具备的价值恰成比例。 因为在独处的时候,一个可怜虫就会感受到自己的全部可怜之处,而一个具有丰富思想的人只会感觉到自己丰富的思想。 一言以蔽之: 一个人只会感觉到自己的自身。 进一步而言,一个人在大自然的级别中所处的位置越高,那他就越孤独,这是根本的,同时也是必然的。 如果一个人身体的孤独和精神的孤独互相对应,那反倒对他大有好处。 否则,跟与己不同的人进行频繁的交往会扰乱心神,并被夺走自我,而对此损失,他并不会得到任何补偿。

大自然在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和智力方面定下了巨大差别,但社会对这些差别视而不见,对每个人都一视同仁。 更有甚者,社会地位和等级所造成的人为的差别取代了大自然定下的差别,前者通常和后者背道而驰。 受到大自然薄待的人受益于社会生活的这种安排而获得了良好的位置,而为数不多得到了大自然青睐的人,位置却被贬低了。 因此,后一种人总是逃避社交聚会。 而 每个社交聚会一旦变得人多势众,平庸就会把持统治的地位 。 社交聚会之所以会对才智卓越之士造成伤害,就是因为每一个人都获得了平等的权利,而这又导致人们对任何事情都提出了同等的权利和要求,尽管他们的才具参差不一。 接下来的结果就是: 人们都要求别人承认他们对社会作出了同等的成绩和贡献。

所谓的上流社会承认一个人在其他方面的优势,却唯独不肯承认一个人在精神思想方面的优势; 他们甚至抵制这方面的优势。 社会约束我们对愚蠢、呆笨和反常表现出没完没了的耐性,但具有优越个性的人却必须请求别人对自己的原谅; 或者,他必须把自己的优越之处掩藏起来,因为优越突出的精神思想的存在,本身就构成了对他人的损害,尽管它完全无意这样做。 因此,所谓“上流”的社交聚会,其劣处不仅在于它把那些我们不可能称道和喜爱的人提供给我们,同时,还不允许我们以自己的天性方式呈现本色; 相反,它强迫我们为了迎合别人而扭曲、萎缩自己。 具有深度的交谈和充满思想的话语,只能属于由思想丰富的人所组成的聚会。 在泛泛和平庸的社交聚会中,人们对充满思想见识的谈话绝对深恶痛绝。 所以,在这种社交场合要取悦他人,就绝对有必要把自己变得平庸和狭窄。 因此,我们为达到与他人相像、投契的目的就只能拒绝大部分的自我。 当然,为此代价,我们获得了他人的好感。 但一个人越有价值,那他就越会发现自己这样做实在是得不偿失,这根本就是一桩赔本的买卖。 人们通常都是无力还债的; 他们把无聊、烦恼、不快和否定自我强加给我们,但对此却无法作出补偿。 绝大部分的社交聚会都是这样的实质。 放弃这种社交聚会以换回独处,那我们就是做成了一桩精明的生意。

另外,由于真正的精神思想的优势不会见容于社交聚会,并且也着实难得一见,为了代替它,人们就采用了一种虚假的、世俗常规的、建立在相当随意的原则之上的东西作为某种优越的表现——它在高级的社交圈子里传统般地传递着,就像暗语一样地可以随时更改。 这也就是人们名之为时尚或时髦的东西。 但是,当这种优势一旦和人的真正优势互相碰撞,它就马上显示其弱点。 并且, “当时髦进入时,常识也就引退了。 ”

大致说来, 一个人只能与自己达致最完美的和谐,而不是与朋友或者配偶 ,因为人与人之间在个性和脾气方面的差异肯定会带来某些不相协调,哪怕这些不协调只是相当轻微。因此 , 完全、真正的内心平和——这是在这尘世间仅次于健康的至高无上的恩物——也只有在一个人孤身独处的时候才可觅到;而要长期保持这一心境,则只有深居简出才行。

©️Matt Black

青年人首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承受孤独,因为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 据此可知,只有那些依靠自己,能从一切事物当中体会到自身的人才是处境最妙的人。 所以,西塞罗说过, “一个完全依靠自己,一切称得上属于他的东西都存在于他的自身的人是不可能不幸福的。”

除此之外,一个人的自身拥有越多,那么,别人能够给予他的也就越少。 正是这一自身充足的感觉使具有内在丰富价值的人不愿为了与他人的交往而作出必需的、显而易见的牺牲; 他们更不可能会主动寻求这些交往而否定自我。 相比之下,由于欠缺自身内在,平庸的人喜好与人交往,喜欢迁就别人, 这是因为他们忍受别人要比忍受他们自己来得更加容易。 此外,在这世上,真正具备价值的东西并不会受到人们的注意,受人注意的东西却往往缺乏价值。 每一个有价值的、出类拔萃的人都宁愿引退归隐——这就是上述事实的证明和结果。 据此,对于一个具备自身价值的人来说,如果他懂得尽量减少自己的需求以保存或者扩大自己的自由,尽量少与他的同类接触——因为这世上人是无法避免与其同类打交道的,那么,这个人也就具备了真正的人生智慧。

促使人们投身于社会交往的,是人们欠缺忍受孤独的能力——在孤独中人们无法忍受自己。 他们内心的厌烦和空虚驱使他们热衷于与人交往和到外地旅行、观光。 他们的精神思想欠缺一种弹力,无法自己活动起来; 因此,他们就试图通过喝酒提升精神,不少人就是由此途径变成了酒鬼。 出于同样的原因,这些人需要得到来自外在的、持续不断的刺激——或者,更准确地说,通过与其同一类的人的接触,他们才能获取最强烈的刺激。 一旦缺少了这种刺激,他们的精神思想就会在重负之下沉沦,最终陷进一种悲惨的浑噩之中。 我们也可以说: 这类人都只各自拥有人性的理念之中的一小部分内容。 因此,他们需要得到他人的许多补充。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人的完整意识。

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平庸之辈比之于那些俄罗斯兽角乐器。 每只兽角只能发出一个单音,把所需的兽角恰当地凑在一起才能吹奏音乐。 大众的精神和气质单调、乏味,恰似那些只能发出单音的兽角乐器。 确实,不少人似乎毕生只有某种一成不变的见解,除此之外,就再也没有能力产生其他的念头和思想了。 由此不但解释清楚为什么这些人是那样的无聊,同时也说明了他们何以如此热衷于与人交往,尤其喜欢成群结队地活动。 这就是人类的群居特性。 人们单调的个性使他们无法忍受自己,“愚蠢的人饱受其愚蠢所带来的疲累之苦”。 人们只有在凑到一块、联合起来的时候,才能有所作为。 这种情形与把俄罗斯兽角乐器集合起来才能演奏出音乐是一样的道理。

但是,一个有丰富思想头脑的人,却可以跟一个能单独演奏音乐的乐手相比; 或者,我们可以把他比喻为一架钢琴。 钢琴本身就是一个小型乐队。 同样,这样一个人就是一个微型世界。 其他人需要得到相互补充,但这种人的单个的头脑意识本身就已经是一个统一体。 就像钢琴一样,他并不是一个交响乐队中的一分子,他更适合独自一人演奏。 如果他真的需要跟别人合作演奏,那他就只能作为得到别的乐器伴奏的主音,就像乐队中的钢琴一样。 或者,他就像钢琴那样定下声乐的调子。 那些喜爱社会交往的人尽可以从我的这一比喻里面得出一条规律: 交往人群所欠缺的质量只能在某种程度上通过人群的数量得到弥补。 有一个有思想头脑的同伴就足够了。 但如果除了平庸之辈就再难寻觅他人,那么,把这些人凑足一定的数量倒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因为通过这些人的各自差异和相互补充——沿用兽角乐器的比喻——我们还是会有所收获的。

但愿上天赐予我们耐心吧! 同样,由于人们内心的贫乏和空虚,当那些更加优秀的人们为了某些高贵的理想目标而组成一个团体时,最后几乎无一例外都遭遇这样的结果: 在那庞大的人群当中——他们就像覆盖一切、无孔不钻的细菌,随时准备着抓住任何能够驱赶无聊的机会——总有那么一些人混进或者强行闯进这一团体。 用不了多长时间,这个团体要么遭到了破坏,要么就被篡改了本来面目,与组成这一团体的初衷背道而驰。

©️Matt Black

除此之外,人的群居生活可被视为人与人相互之间的精神取暖,这类似于人们在寒冷的天气拥挤在一起以身体取暖。 不过,自身具有非凡的思想热力的人是不需要与别人拥挤在一块的。 一个人对社会交往的热衷程度大致上与他的精神思想的价值成反比。 这一句话,“他不喜好与人交往”,就几乎等于说“他是一个具有伟大素质的人”了。

孤独为一个精神禀赋优异的人带来双重的好处: 第一,他可以与自己为伴; 第二,他用不着和别人在一起。 第二点弥足珍贵,尤其我们还记得社会交往所意味着的束缚、烦扰甚至危险,拉布叶说过: “我们承受所有不幸皆因我们无法独处” 。 热衷于与人交往其实是一种相当危险的倾向,因为我们与之打交道的大部分人道德欠缺、智力呆滞或者反常。 不喜交际其实就是不稀罕这些人。 一个人如果自身具备足够的内涵,以致根本没有与别人交往的需要,那确实是一大幸事; 因为几乎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与人交往,我们平静的心境——它对我们的幸福的重要性仅次于健康——会随时因为与人交往而受到破坏。

没有足够的独处生活,我们也就不可能获得平静的心境。 柏那登·德·圣比埃的话一语中的,并且说得很美妙: “节制与人交往会使我们心灵平静。 ”因此,谁要是在早年就能适应独处,并且喜欢独处,那他就不啻获得了一个金矿。 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这样做。 正如人们从一开始就受到匮乏的驱赶而聚集在一起,一旦解决了匮乏,无聊同样会把人们驱赶到一块。 如果没有受到匮乏和无聊的驱赶,人们或许就会孤身独处,虽然其中的原因只是每个人都自认为很重要,甚至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而独自生活恰好适合如此评价自己的人; 因为生活在拥挤、繁杂的世人当中,就会变得步履艰难,左右掣肘,心目中自己的重要性和独特性就会被大打折扣。 在这种意义上说,独处甚至是一种自然的、适合每一个人的生活状态: 它使每一个人都像亚当那样重新享受原初的、与自己本性相符的幸福快乐。

但当然,亚当并没有父亲和母亲! 所以,从另一种意义上说,独处对于人又是不自然的,起码,当人来到这一世界时,他发现自己并不是孑然一身。 他有父母、兄弟、姐妹,因此,他是群体当中的一员。 据此, 对独处的热爱并不是一种原初的倾向,而是在经历经验和考虑以后的产物; 并且,对独处的喜爱随着我们精神能力的进展和与此同时岁数的增加而形成。 所以,一般而言,一个人对社会交往的渴望程度与他的年龄大小成反比。 年幼的小孩独自呆上一会儿的时间就会惊恐和痛苦地哭喊。 要一个男孩单独一人则是对他的严厉惩罚。 青年人很容易就会凑在一块,只有那些气质高贵的青年人才会有时候试图孤独一人,但如果单独呆上一天的时间,则仍然是困难的。 但成年人却可以轻而易举做到这一点,他们已经可以独处比较长的时间了; 并且,年纪越大,他就越能够独处。 最后,到达古稀之年的老者,对生活中的快感娱乐要么不再需要,要么已经完全淡漠,同辈的人都已一一逝去,对于这种老者来说,独处正好适合他们的需要。

孤独是精神卓越之士的注定命运: 对这一命运他们有时会嘘唏不已,但是他们总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地选择了孤独。 随着年岁的增长,在这方面做到“让自己遵循理性”变得越来越容易和自然。 当一个人到了60岁的年龄,他对孤独的渴望就已经真正地合乎自然,甚至成为某种本能了,因为到了这个年纪,一切因素都结合在一起,帮助形成了对孤独的渴望。 对社交的强烈喜好,亦即对女人的喜爱和性的欲望,已经冷淡下来了。 事实上, 老年期无性欲的状态为一个人达致某种的自足无求打下了基础;而自足无求会逐渐吸掉人对于社会交往的渴望。 我们放弃了花样繁多的幻象和愚蠢行为; 活跃、忙碌的生活到了此时也大都结束了。 这时,再没有什么可期待的了,也不再有什么计划和打算。 我们所隶属的一代人也所剩无几了。 周围的人群属于新的、陌生的一代,我们成了一种客观的、真正孤零零的存在。

©️Matt Black

时间的流逝越来越迅速,我们更愿意把此刻的时间投放在精神思想方面。 因为如果我们的头脑仍然保持精力,那么,我们所积累的丰富知识和经验,逐步经过完善了的思想见解,以及我们所掌握的运用自身能力的高超技巧都使我们对事物的研究比起以往更加容易和有趣。 无数以前还是云山雾罩的东西,现在都被我们看得清晰明白; 事情有了个水落石出的结果,我们感觉拥有了某种彻底的优势。 丰富的阅历使我们停止对他人抱有太高的期待,因为,总的说来,他人并不都是些经我们加深了解以后就会取得我们的好感和赞许的人。 相反,我们知道,除了一些很稀有和幸运的例子以外,我们碰到的除了是人性缺陷的标本以外,不会是别的东西。 对于这些人我们最好敬而远之。 因此,我们不再受到生活中惯常幻象的迷惑。 我们从一个人的外在就可以判断其为人; 我们不会渴望跟这种人做更深入的接触。 最后, 与人分离、与自己为伴的习惯成为了我们的第二天性,尤其当孤独从青年时代起就已经是我们的朋友。

正如贺拉斯所说的,“在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完美无瑕”。 印度的一句谚语说: “没有不带茎柄的莲花”。 所以,独处虽然有着诸多好处,但也有小小的不便和麻烦。 在孤独生活的诸多不便当中,一个不好之处却并不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 正如持续呆在室内会使我们的身体对外界的影响变得相当敏感,一小阵冷风就会引致身体生病; 同样, 长期离群索居的生活会使我们的情绪变得异常敏感,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话语,甚至别人的表情、眼神,都会使我们内心不安、受伤和痛苦。相比之下,一个在熙攘、繁忙当中生活的人却完全不会注意到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

如果一个人出于对别人的有理由的厌恶,迫于畏惧而选择了孤独的生活,那么,对于孤独生活的晦暗一面他是无法长时间忍受的,尤其正当年轻的时候。 我给予这种人的建议就是养成这样的习惯: 把部分的孤独带进社会人群中去,学会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孤独。 这样,他就要学会 不要把自己随时随地的想法马上告诉别人; 另外,对别人所说的话千万不要太过当真。 他不能对别人有太多的期待,无论在道德上抑或在思想上。 对于别人的看法,他应锻炼出一副淡漠、无动于衷的态度,因为这是培养值得称道的宽容的一个最切实可行的手段。 虽然生活在众人之中,但他不可以完全成为众人的一分子; 他与众人应该保持一种尽量客观的联系。 这样会使他避免与社会人群有太过紧密的联系,这也就保护自己免遭别人的中伤和侮辱。 从这种意义上说, 我们可以把社会人群比喻为一堆火,明智的人在取暖的时候懂得与火保持一段距离,而不会像傻瓜那样太过靠近火堆;后者在灼伤自己以后,就一头扎进寒冷的孤独之中,大声地抱怨那灼人的火苗。

本文节选自

《人生的智慧》

作者: [德] 叔本华

译者:韦启昌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