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时间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读书时间
日本唯美主义三要素之一:侘寂

时间:2022-01-23 10:56:31 来源:网络 点击数:242689

侘寂是现代文学翻译上的一个误解,侘び(WABI)与寂び(SABI)。国人将其整理为侘寂一词。19世纪的日本美学家 冈仓天心 的著书《茶之本 Book of tea》把侘び的翻译成"Imperfect"所指的应是侘び美学中,外表的残缺。但这种翻译显然是被我们再次翻译时误解了,Lost in Translation。 侘び是日本战国时期著名茶人千利休创造了侘び茶,是把精神与茶追求的美融合在了一起,亦是所谓的麁相,日语原文意思是上をそそうに、下を律仪に(外表粗糙,内在完美)。寂び,寂在古语中也可写作锖,意思是"旧化,生锈"。字的原义固然是来自于中文。是俳句诗人松尾芭蕉,能乐推动下,逐渐产生出了一层美感的含义:从老旧的物体(人)的外表下,显露出的一种充满岁月感的美;即使是外表斑驳,或是褪色暗淡,都无法阻挡(甚至会加强)的一种震撼的美。

侘寂是日本美学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指的是朴素又安静的事物。它源自小乘佛法中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尤其是无常。

侘,这个汉字在汉语中有夸耀与失意之意,而拿去日文中以后,意思便相去甚远。在日本,"侘"(わび)是动词"わぶ"的名词形,从其形容词"わびしい/ wabishii"的角度比较容易理解,即:与良好状态相对的恶劣状态的意思。引申的意思还包括"品质粗糙的样子",或者"简单朴实的样子"等;更极端一点,这个词还可能指"寒酸的样子"、"贫穷"等意思。词源本身如同此字在汉语中相似,不具有很好的意思,到了14世纪,可能受到禅宗等的影响,这个概念开始受到积极评价,从而融入了日本的美学意识中。现在的"侘"是对以下事物的否定:富有、富贵、华丽、巧言令色、鲜艳、艳丽、豪华、丰满、繁琐;相反,可以用以下词汇来表示"侘"的概念:贫困、困乏、朴直、谨慎、节制、冷瘦、枯萎、老朽、寂寞、幼拙、简素、幽暗、静溢、野趣、自然、无圣。

"侘"在日本是常用于表现茶道之美,人们称自村田珠光兴起的草庵茶开始,到千利休达到最高点为止的利休茶道全系统为"侘び茶"。"侘"成为茶道的一个理论,也就是"侘び茶"这个词出现的时期是江戸时代。茶道当中"侘"所包含的意思不仅是粗糙,也包含虽然外表一般但追求质感,追求美感的意愿的这层意思。"侘び"的意思通过"侘び数寄"这样的熟语来表达,指的就是指清淡但高质的茶,以及喜欢喝这种茶的人。而侘茶人,如同《山上宗二记》所写,也就是那些"不持一物,唯觉悟、工夫、技术三者齐备者也"的人,也被称作"贫乏茶人"。到了千宗旦的时候,单独一个"侘"字指的是"无一物"的茶人。

及大正昭和时期,随着茶具作为美术作品获得越来越高的评价,"侘"作为表达这种造形美的词汇得以普及。柳宗悦、久松真一等人在赞美高丽茶碗等茶具之美时一度使用这个词。结果就是,这个词作为代表日本的美学意识概念的地位得以确立。

由此可以看出"侘び"是在否定了世俗普遍意义的美之后产生的"无一物"的美。"侘び"的核心是禅,是禅的主体否定精神在美学领域里的体现。禅的"本来无一物"的思想使"侘び"否定了一切现有美的形式。与此同时,禅的"无一物中无尽藏"的思想又使"侘び"获得创造无权自由自在的艺术形式的可能性。简言之,"侘び"在否定的同时获得了新的肯定。

"寂"是动词"さぶ"的名词形式,最初是指随着时间流逝逐渐劣化的意思,也好比汉字中的"寂"的意思,表示没有人声,非常安静的状态。

这个字最初也不是什么特别美的概念,《徒然草》等古书中记载这个词有年代久远的书册散发出阵阵浓味的意思,这确认了那个时候已经有了鉴赏古旧之美的意识。到了室町时代,这个概念在俳句的世界中得到了相当的重视,还被纳入了能乐等艺术形式中,并开始理论化。此外还成为松尾芭蕉之后所创作的俳句中占据了美意识的中心位置,但一般认为松尾本人就这个词并没有留下什么直接的评价和记录。俳句中的"寂"尤其指旧物,或者老人等所共同持有的特征,用寺田寅彦的话来讲,像是从旧物的内在渗出来一样,与外表没有什么关系的美感;举一个形象的例子,比如生了苔的石头。谁也无法推动的石头在风土当中表面开始生苔,变成绿色。日本人将此看作是从石头内部散发出来的东西,尤为注目。

由于这种欣赏旧物之美的态度,这个词与古董鉴赏关系很深。有这个概念的日本古董鉴赏和西方古董鉴赏就有了不同之处,比如日本的古董鉴赏由于"寂"这个概念更为重视自然在物品上留下的痕迹,而西方的古董鉴赏更注重古董本身的历史价值。在汉语中,也有一个用于表达这种物质表面所流露出的那种安静氛围含义的汉字:"锖"。

可见,侘寂描绘是的残缺之美,残缺包括不完善的、不圆满的、不恒久的,当然也可指朴素、寂静、谦逊、自然……它同佛教中的智慧一样,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这个词用语言来表达时,有很广的包容性。侘是在简洁安静中融入质朴的美,寂是时间的光泽。Leonard Koren在介绍侘寂的一本书"Wabi-Sabi: for Artists,Designers, Poets & Philosophers"中有一段话:Pare down to the essence, but don't remove the poetry.Keep things clean and unencumbered but don't sterilize. (削减到本质,但不要剥离它的韵,保持干净纯洁但不要剥夺生命力。)

茶道是侘寂美学的最好注解

侘寂(Wabi-sabi),是一种思想,一种美学,一种世界观。它不是直接从日语翻译到英语的词汇,其背后的理
念也不会立即在那些以前不知道它的人们心中转化生根。简单来说,它指的是一种直观的生活方式,强调在不完美中发现美,接受自然的生死循环。最好地了解侘寂的方式就是接受这一观念,并开始在个人日常生活中注意侘寂的例子。

侘寂一词也并不总是连在一起的,在日语中,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侘,根源于a€œwa,a€,指的是和谐宁静。其意义经过了发展变化,由描述某种悲伤荒凉之事,逐渐变为描述某种有意的谦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侘a€,字面意思是说,一个侘之人可以"用更少做更多",满足于摆脱物质牵绊的生活。想想梭罗,或者更近一点儿的名嘴大丈夫(Cadillac Man),他最近在《纽约时报》上高谈简单的快乐,以及多年来在纽约数区所度过的无家可归的自由生活。

单独的寂,指的是时间的自然演进,从而领悟到所有的一切都会变老,容颜不再依旧。然而,被称为寂的事物是庄严而又优雅地面对老去的。寂的中心理念就是真实。这让人想起经典的儿童故事《绒布小兔子》,一个孩子的珍藏中,只有那个最旧,最破,最心爱的玩具才能不可思议般地成为真实的。

2004年夏天,一个叫祥子的东京主妇雇用我每周用两个下午帮她练习英语发音。她提供了咖啡、数码录音机,以及两份关于日本传统茶道的小书。我则用无数课来教她如何用舌头碰触牙齿以便发出th的音。我们一起大声朗读,一遍遍地说着薄茶(thin tea)。城市在我们下面叫嚣着,有时,我们的课程被持不同政见者打断,他们拿着麦克风和喇叭聚集在教室之外的院子里。那个夏天,祥子的发音有了很大提高,尽管进行一般会话时,她发的th音还不是很准。我还算满意。那些十分古怪,非常侘寂的课程是我最喜爱的一些在日本工作时记忆。

茶道本身就是侘寂如何显现在日本文化中的例证。茶道由禅宗大师与僧侣们所发扬,14世纪时被富有的贵族采用,他们精心建造茶室,使用从中国进口而来的华贵茶具。然而,在16世纪,茶道大师千利休提出了一种新的茶道方式,使之可以在小的茶屋中进行,茶具也是本地的工匠所做。千利休的这种茶道仪式征服了不富裕的民众们,成为著名的侘茶道,(即以侘的方式进行的茶道)。

如今,这种茶道仪式可以被禅宗僧侣,富有的茶道大师以及东京主妇(甚至是她们的发音老师们)共同理解与践行。如果主人的家无论如何都称不上干净,或者并没有正确地遵循传统的程序来进行茶道,那么参加茶道的客人是有正当理由震惊的。但是如果茶盛在不完美的祖传杯子里,或是盛在尽管很美却不贵重的茶具里,那么客人就不应感到受到了冒犯。

文化商品的侘寂理念追求

一些文化观察家们预言,侘寂会像风水一样,成为下一个被西方人,并转而被西方商品化所采用的东方观念。然而,这貌似是不可能的。因为侘寂这一理念本身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摆脱物质牵绊。那些想利用风水的零售商们可以买卖桌面电子喷泉,而不会违反风水的定义本身。但本地家庭用品零售商会有点儿郑重其事地买卖哪种侘寂主题的产品呢?一个可爱的,故意弄得有裂缝的陶瓷碗?一个某处没有绣完的绣花丝绸枕头?也许最好不要出主意了。

侘寂的例子在市场上受到消费者欢迎是在2008年,小布朗出版社发行了一本叫《侘寂》的新图画书。在这本书里,作者Mark Reibstein 与插画师Ed Young 通过将叙事、诗歌与拼贴艺术融合在一起的方式探索了侘寂这一理念。故事讲的是一个叫侘寂的小猫,在故乡日本京都漫游,探寻自己名字的真意。在漫长的旅行中,它所遇见的各种各样的动物都具比喻意义,将简朴,不完美,意想不到的美呈现在它面前,有时也以俳句的方式。

去年十月此书发行时,纽约公立图书馆儿童图书管理员Elizabeth Bird,为其写了一篇精彩的书评,阐释了俳句的运用以及此书的总体特色:

《侘寂》所做的就是把俳句放置在更大的童话背景下,这样,妙言与具体的情境便分开了,它们成了喧闹叙述中的寂静时刻,因而,整本书也能让读者获得某种平静。

Bird ,这位有着丰富经验的儿童文学评论家,在关于如何向预期读者描述这本书时,也感到受挫,(这不是一本可以简单描述的书,我不断尝试着给你们提供某种广大的总体感觉,但是相反,我发现自己总是返回去描述单独的片刻瞬间)。一位批评家注意到,也许Bird 的评论本身就是一个侘寂的例子,它的不完美让读者更加钟爱此书。